24小时免费咨询热线:
400-678-2366
来源:南宁医博中医肛肠医院 时间:2010-10-21
腹胀是以脘腹胀满,腹部外形胀大,触及无形为持点的病证。多因起居失调、忧思恼怒、内伤饮食而致脏腑功能失调、气机运化失常所致。腹胀一证在《内经》中称为“腹胀”、“腹满”、“中满”、“腹气满”。张仲景认为腹胀为寒,宜温之;刘元素认为阳气热盛,则腹胀;李杲认为中满属太阳脾土之证;沈金鳖分为寒、热、食、实4种类型辨治。现代多分为实胀与虚胀两大类。
腹胀为临床常见病证,可单独出现,也常在其他病证过程中做为兼症出现。本病证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,如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、胃下垂、胃肠神经官能症、胃粘膜脱垂、消化不良及消化性溃疡、侵性结肠炎、肝炎、肝硬化等均可归属于中医“腹胀”范畴。
病因病机
引起腹胀的病因很多,但与脾胃功能失调、气机升降失司、肝气失于条达疏泄关系更为密切,肝脾二脏功能失调是形成腹胀的基本病机,其他也涉及到大肠、小肠、肺、肾等脏腑,大致归纳如下:
一、脾胃虚弱: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,仓禀之官,脾主运化宜升,胃主受纳宜降,相互配合,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和精微的输布。若先天禀赋不足,或后天久病失调,均可导致脾胃虚弱,使运化纳谷无力,出现纳呆食少,消化失权,食后腹胀.形瘦或肥胖等症。
二、肝失硫泄:肝为将军之官,性喜条达,肝气的正常琉泄,可协助脾胃消化吸收,若肝气郁结,失其条达之性,可影响脾气的升发,出现精神抑郁、胸胁满闷、食少腹胀等肝脾不和之证。若肝气横逆,乘犯脾土,土受木制,气化失司,则可出现纳呆腹胀、肠鸣、暖气或矢气频作。
三、浊湿困脾:脾为太阴之脏,喜燥恶湿,湿邪因脾,可使清阳之气不得上升而出现胸满腹胀,泄泻肠等症。湿邪可自外而入,亦可自内而生。如居住环境潮湿或足部浸渍水湿,均可使湿邪入内,困阻脾土。或脾虚本身健运失司,则水湿自内而生,湿遏脾阳可出现中焦壅遏、腹中胀满之征象,即为:“诸湿肿满,皆属于脾”之说。
四、饮食伤胃:胃为水谷之海,主受纳腐熟,饮食不节、您食生冷或暴饮暴食均可损伤胃气,使食滞于内,腹胀不消,出现暖气吞腐,纳少化迟等症,故《素问·痹论篇》曰:“饮食自倍,肠胃乃伤。”
五、肠腑气机阻滞;小肠者,受盛之官,化物出焉,脾胃虚弱,水谷精微不运,则小肠元以受盛,泌别失职,清浊不分,注入大肠,则见泻下便搪,脐膨胀满。或足下湿冷,腹中寒气阻滞,运转迟缓,亦可出现腹胀不消之证。大肠者,传导之官,变化出焉,若肠道律液干枯,燥尿内结,贝帆腹胀口干,若因膏粱厚味洒湿辛辣之积热,蕴成上焦肺热,肺气不降,肠壅气滞,则出现喘息腹胀,便秘口臭。